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贸易 > 正文

海关加工贸易工作要点

简述信息一览:

加工贸易法规定义

加工贸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3号)的定义,是指企业通过特定业务模式进行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这种活动的核心是企业进口部分或全部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包装物料(简称料件),经过加工或组装后,再将成品出口到海外市场,以此获取盈利。

加工贸易属于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的范畴。具体来说:定义: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方式:加工贸易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海关加工贸易工作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境外企业提供料件,经营企业仅收取加工费)和进料加工(经营企业自行付汇进口料件并外销)。加工贸易货物包括进口料件、加工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等。经营企业包括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特定服务公司。加工企业需具备相应生产能力,可能为法人或相对独立核算的工厂。

在行政法规中,加工贸易被定义为经营企业利用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装配后出口制成品的活动,包括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强调境外企业提供原材料,加工方仅收取加工费,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进料加工则需要经营企业自行进口料件,成品由企业外销出口。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统称料件),经过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海关加工贸易工作要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2018修正)

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加工贸易单耗(以下简称单耗)管理,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海关对单耗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2、如加工贸易企业加工成品的单耗超出国家单耗标准或关区单耗标准的幅度值时,应分别按本办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规定办理。第九条 国家单耗标准自批准生效之日起执行。国家单耗标准生效前在海关备案商品的加工贸易合同,仍按海关原核定的单耗标准核销。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最新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55号正式公布了一项新的管理办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6年12月21日经过署务会议的审议并通过,自200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取代2002年3月11日发布的、编号为96号的旧管理办法。

4、第二十一条 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申报的单耗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接受加工贸易企业的申报。

海关加贸是一种什么工作?具体是干什么的?工作累吗?

海关加贸涉及从国外进口原料,经过加工后,再将成品出口的贸易流程。原料进口时在海关备案,无需缴纳进口税,产品出口后,需向海关核销。整个过程中,产品受海关监管,直到最终出口。负责此类工作的人员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因为海关关员有权在任何环节检查货物,这可能会增加额外成本和麻烦。

海关加贸工作是海关监管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对加工贸易方式下的进出口货物进行监管,也包括保税区、保税库等监管模式下的监管工作。大概十年之前,加工贸易进出口量就占我国全部进出口量的一半了。因为我国是“世界加工厂”,所以这种贸易形式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也就占很大比重。

海关的各个部门有不同的工作职责。监管工作主要是对进出口货物的检查和监管,确保货物符合相关法规。审单工作则涉及对进出口货物申报单据的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加贸工作主要是处理加工贸易业务,包括加工贸易合同的备案、货物的进口和出口等。

你看看海关简介、海关总署和地方海关的机构设置应该可以对海关工作有一些了解了,在海关中,最高可以提升到省部级。海关工作比较光荣,待遇还可以。不过现在正在全国范围内减薪,有些转业进海关的干部挺后悔。

关于海关加工贸易工作要点和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海关加工贸易工作要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